服務熱線:
發布時間:2020-07-25 15:58 | 瀏覽:2194
內容摘要:石材礦山項目立項和實施都是建立在對礦山資源的綜合評價基礎上,礦床在地質勘查階段、運用一定的手段獲取反映礦床特征的完整資料,對礦床地質特征做出全面了解和技術經濟評價,為礦山項目規劃設計、建設和開采提供可靠依據,直到礦山所確立的開采方案和技術得以貫徹實施、獲得預期目標。
石材礦山項目立項和實施都是建立在對礦山資源的綜合評價基礎上,礦床在地質勘查階段、運用一定的手段獲取反映礦床特征的完整資料,對礦床地質特征做出全面了解和技術經濟評價,為礦山項目規劃設計、建設和開采提供可靠依據,直到礦山所確立的開采方案和技術得以貫徹實施、獲得預期目標。
石材礦山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1、材花色品種
確認礦床石材品種主要花色,了解石材的結構構造、化學成分特征、物力性能參數、以確定石材屬性、裝飾性能和用途,然后對石材品種進行正確市場定位。
受地質作用影響,礦床礦石質量會發生變化,需在評價階段了解石材花色品種的分布和變化規律,為礦山設計、開采和營銷提供可靠的依據。
2、礦床規模
礦床規模是指石材資源量的大小,國土資源部按照石材資源蘊藏量對石材礦床規模劃分為大型礦大型≥1000萬m3 、中型1000 ~ 200萬m3 、小型< 200萬m3。
根據以上劃分標準,結合礦床資源儲量和礦體荒料率,規劃建設相應規模的礦山,使得礦山建設投入相應的資金,維持合理的服務年限,達到預期投資收益。
3、礦體形態和產狀
針對不同的礦體形態和產狀采用適合的開采方式和采礦方法,避免在礦山確定開采方案和礦山建設過程中少走彎路、減少失誤以及提高生產效率是非常重要的。
4、礦體完整性
在實際開采過程中,隨著采掘的推進,會遇到完整性不同的塊段,開采荒料率會產生時高時低的變化,對產量和荒料規格產生影響,因此應對預開采塊段進行節理裂隙統計, 計算出荒料率,避免礦體變化給生產計劃和實施造成較大誤差。開采中的石材礦山還要對不同臺階、不同高度、不同礦層、不同位置礦段荒料率進行統計計算,做到心中有數,為礦山合理制定采掘進。
5、礦山建設條件
石材礦床評價既要對區域地質和礦床地質做出評價,還要對礦區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以及礦山建設條件做出全面評價。開發建設礦山,就要對礦山運輸道路、工業場地、荒料堆場、排土場進行通盤考慮,道路修建工程量、難度和資金投入量 ,工業場地位置是否合理,荒料堆場容量,排土場地位置是否安全,容渣量大小等等都需要在初期評價階段就有所了解,這些礦山項目須在規劃礦區場地時給予充分考慮。
石材礦山的建設條件還要包括國家相關政策內容,如各種自然保護區和水源保護區,區內是禁止采礦活動的,但在這些區域周邊從事石材的開采也是有很高的風險的。露天開采石材必然會對自然生態造成破壞,為了減少對環境的影響,地質條件和技術經濟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可以采取地下開采的方式。
總之,礦山建設條件直接影響著采礦難度、開采成本和開采能力, 直至影響石材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。因此,在同一成礦帶內,盡量選擇內部和外部建設條件適合的礦山,降低礦山建設難度、開采難度、運輸難度,降低成本,提高礦山盈利水平和產品競爭力。